利用自然界之花、草、樹木、莖、葉、果實、種子…等進行之植物染,有別於化學染料,不會產生有害大自然的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廢水,或其它的工業污染。得自植物界的染料,在美麗的顏色中回歸自然和環保。
一、 認識植物染 利用不同溫度的水,將天然植物色素充分的溶解出來做成染液,來把白布染成我們要的圖樣和顏色,這就是植物染。植物染料於中國,遠在周朝開始就有歷史記載,設有管理染色的官職-染草之官-又稱染人。
在 秦代設有【染色司】、唐宋設有【染院】、明清設有【藍靛所】等管理機構。從大自然中萃取礦物與植物等染料,將青、黃、赤、白、黑稱之為五色,再將五色混合 後攫取其他的顏色。以及日本古代染色中有名的『草木染』亦是。在今日崇尚環保自然的風潮中,利用自然界之花、草、樹木、莖、葉、果實、種子…等進行之植物 染,有別於化學染料,不會產生有害大自然的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廢水,或其它的工業污染。得自植物界的染料,在美麗的顏色中回歸自然和環保。
二、常見植物染料 /色系植物名/ 原產地/ 本省分佈 /使用部分 /媒染劑
黃 色 系/ 福木 /菲律賓 /本省各地普遍可見/ 樹皮 /燒明礬 KAL(SO4)2 硝石灰 Ca(OH)2 冰醋酸 氯化鐵 FeCl2 氯化銅 CuCl2 重酪酸鉀 K2Cr2O7 硫酸銅 CuSO4 鹽化一鐵 鹽化二鐵 以天然植物為染料所呈現出的顏 色,較為自然雅致,多褐, 黃, 淡綠,紅褐色。
加拿大蓬 /北美 /本省各地路旁荒地 /全株
茵陳蒿 /北美 /本省各地路旁荒地 /心材
姜黃/ 印度、中國華中、華南/ 本省中、南部 /地下莖
黃梔子 /中國、日本 本省中、低海拔及闊葉林內 /果實
楊梅 /中國、日本 /本省全島山麓 /樹皮
洋蔥 /中亞、西亞/ 中、南部平地/ 外側鱗片
藍 色 /山藍 /本省中、北部低海拔及闊葉林內/ 葉
龍船花/ 全省低海拔山野/ 果實
紅 色 系 /檳榔/ 馬來西亞、波里尼西亞 /本省各地普遍可見/ 果實
相思樹 /菲律賓/ 全省低海拔山地、丘陵地 /樹皮、樹幹
龍眼樹 /廣東、福建、長江以南/ 台灣中、南部及東部丘陵地及平地村落 /枝、幹
鳳凰木 /馬達加斯加 /全省均有、中南部多/ 樹皮
茶 褐 色/ 薯榔 /中國 /本省中、低海拔山野間 /塊莖
荔枝 / 中、南部為主要產地 /枝、幹、葉
芒果/ 印度、馬來西亞、緬甸 /全省各地普遍種植 /樹皮及葉
三、基本染色過程 熱染(煮染)萃取染液及染色步驟:( 被染物:染材為 1:1或1:2或1:3)
1.先秤被染物重量(被染物重量需先經過精練處理)。
2.將秤取過的染材放置入清水中清洗掉表面灰塵或不純物 。
3.分三次萃取染液。
4.將洗淨後的染材放入清水中浸泡10-15分水量為被染物總重量之40倍÷3 。
5.將4.移往爐火上開始第一次的染液萃取。
6.染液萃取時間為中火煮20分至水沸後續持溫15分鐘。
7.以相同方法進行第二.三次之染液萃取。
8.將第一.二..三次萃取所得染液混合為總浴量。
9.待染液降溫1-2小時至常溫時即可開始進行染色。
10.被染物放入染液中浸泡10-15分後開始加熱升溫。
11.染色時間為中火煮20分至水沸後持溫續染20分鐘(溫度為90-95℃)。 12.準備媒染劑,用量為布重的3─5%。將染布放入媒染液中進行媒染20分。
13.將媒染過的被染物擰乾後再投入染液中進行加溫染色,高溫染色中必須不停地攪拌翻動,以避免造成染斑加溫。加溫染色時間以半小時為原則。 14.關閉熱源待其自動降溫至常溫。
15.取出被染物充分清洗、晾曬、完成。
四、染色法
一、 縫染:將圖案在布料上繪妥,沿著圖樣用針線把要防染的圖形縫合後,將每條縫線拉緊、打結、綑綁,再進行浸染的一種方法。可以表現出線與面的多種風情。
二、絞染:利用各種摺疊法與各種綑綁法,染出各種花紋的方法。如 將綿布對折成塊狀後,用線綑綁,放入染色中,可以染出條紋或方紋,或是將白布綁出一個個小啾啾、將布打結再加以浸染等。浸染時綁緊處、布料糾結處吃不到色 素,會形成白色有趣的圖案。絞染與夾染是染布法中最簡單、最易上手的染法。
三、 夾染:簡單的作法是將白布多次折疊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然後用二塊大小相等的板子或筷子夾緊;浸染時,板子夾住的部份呈現白色直線對稱圖案。較複雜的作法是 在木板上雕出精細的圖案,然後夾緊布面浸染。文具中的雁尾夾,隨手可得的免洗筷、小錢幣等,都可以用來作為夾染的輔助工具,變化出各種染布的圖案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