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必須要有兩項原則,第一、有覺醒性地訂出一套規則來管理電子媒體的使用,這一套規則可以讓我們避免兒童(尤其是幼兒)被不當的曝露於媒體的刺激下;第 二、要有覺醒性地避免過度強調智力啟發,以及智力傾向性的兒童教育,這種傾向必須與藝術性、宗教性的教育內容取得均衡並賦予生命。美、驚嘆與敬畏,這些特 質就像兒童在銀河中航行時會遇到的星星,我們需要所有帶領兒童走過人生初期的人,都能夠全然覺醒地在旅途中不斷的散發這些光芒。
所以在生命中的前七年,兒童就以這樣的靈界心態學習走路、講話與思考。如果你想要引起兒童的好奇心去學一個單字,你將會發現你反而完全將他想學那個字的心願引開了。

也 就是說,如果你想用求知慾或好奇心引誘兒童,那你恰巧是反其道而行,引開了他本有的意願。你能用好奇心引誘他,你必須想像自己與兒童融為一體,用你那內在 的本性去體會兒童所喜愛的一切,在你做一個姿勢時要讓兒童感受到那就好像是他自己的手所能做到的一模一樣。也可以說你得讓自己成為他的身體所延伸出來的一 部分。

爾後,當兒童換牙了,進入七歲到十四歲這一階段,你要注意觀察兒童是如何漸漸地顯現出求知慾及好奇心,你要細心地,老練地去注意好奇心是如何漸漸地融入兒童的生命。

 

幼 小的兒童還是小小笨笨的生物,他不會問問題,你要讓他對任何事物有一個印象,你就得讓自己成為那一件事物,兒童此時就像一袋麵粉一樣,不會對周遭環境提出 任何問題。但是他也像一袋麵粉一樣,你在它上面印了一個什麼樣子,它就會保留這個印痕,這並不是因為好奇心所造成,而是因為你真正的與兒童共為一體,並造 了一個印象,就像你用手在麵粉上做了一個印痕一樣。

 

而 在換牙時,這種情形就完全改觀了。你要去注意兒童現在會開始問問題了。「那是什麼?」「星星有眼睛嗎?」「星星為什麼在天上?」「婆婆,你的鼻子為什麼是 彎的?」兒童現在開始問各種問題,並且對周遭事物產生好奇心。你要有一顆細膩的心去感受去注意到換牙時兒童漸漸升起的好奇心及注意力。你要準備好去配合他 所新升起的這些特質。你要讓兒童的內在本性來決定你要教他什麼;我的意思是說,你一定要以最敏銳的心去注意兒童在換牙時所升起的這些特質。


 

許許多多的特質都在此時升起。不過,兒童雖然有了好奇心,但並不是知性intellectuam 的好奇心,因為此時兒童還沒有推理的能力。任何人在兒童七歲時就想訴諸智力方面的能力,可以說都是搞錯了方向。兒童在此時有幻想,這個幻想的國度要靠你來 建造,這項工程其實就是所謂的「靈魂之乳」milkofthesoul的觀念,我們都知道,其實兒童出生後要餵母乳,這就是他的食物,也包含了 有其他必需的物質。


而 當兒童在換牙期開始上學時,你又得給他另一種乳了,但是這一次,是給靈魂飲用的乳。「乳」的含義是說你所教的內容不能是各個分離的,兒童所受的內容必須是 渾然一體的。在換牙後,兒童就必須吸收這種「靈魂之乳」。如果你分開教他們讀和寫,就好像你餵他們奶時先用化學方法將奶分離成為兩樣不同的東西再分別的餵 他們。讀與寫一定要以整體性的方式來教他們。你一定要有這種「靈魂之乳」的觀念來教育這些剛入學的孩子。

 

這 個觀念必須靠藝術性的教育法才能達成。這種藝術的氣質必須涵容於每一項教學中。以後我將會講如何由繪畫中發展寫字的技巧,由此將藝術性融入其中,以及你如 何再以藝術性的方式教他讀書認字,如何接連這些藝術性的讀寫技巧,以藝術性的方式導入簡單的初級算術,所有的這些教育都必須融為一體。在兒童入學時,你必 須漸進地導入這種「靈魂之乳」。


 

而當兒童進入青春期時,他們將再需要「靈性之乳」Spiritual milk。在今日的人間,這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因為在今日這個全然物質化、現實化的年代,靈性幾乎已蕩然無存。造「靈性之乳」是很困難,但若你無法達 成任務,這些孩子們在困難的青春期就得完全靠自力度過,因為在今日社會上已完全沒有「靈性之乳」了。


這 兩種因素的品質,對兒童生命架構的健全與否,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力。兒童在七歲以前,大多在模仿他周遭的環境,所謂模仿,就是兒童與外在世界互動中學習的狀 態,經由模仿周遭的人,兒童能夠發展出三種人類獨有的特質,一是直立行走,二是能說話,三是思考(也就是能夠將所知的世界,轉為一種內在的、活動意識性的 表達方式),但兒童不只是模仿,他們也玩耍,完全地沈浸於他們自創的色彩、活躍影像的世界中。


以上是了解兒童發展的一個基本概念,也就是這種「兩極性」的「模仿」與「玩耍」,在模仿時,是完全地吸收外在的世界,而在玩耍時,他們自創了一個內在的世界,這就是令兒童在日後能夠有創造力、有活力的原因。


 

我 們必須要有兩項原則,第一、有覺醒性地訂出一套規則來管理電子媒體的使用,這一套規則可以讓我們避免兒童(尤其是幼兒)被不當的曝露於媒體的刺激下;第 二、要有覺醒性地避免過度強調智力啟發,以及智力傾向性的兒童教育,這種傾向必須與藝術性、宗教性的教育內容取得均衡並賦予生命。美、驚嘆與敬畏,這些特 質就像兒童在銀河中航行時會遇到的星星,我們需要所有帶領兒童走過人生初期的人,都能夠全然覺醒地在旅途中不斷的散發這些光芒。

 


魯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以靈性意識認識兒童

 華德福教育系統簡介
一九二四年八月十三日講於英國


對兒童而言,玩具最好是能給他們機會盡量發揮想像力的玩具。這會讓兒童發展表達象徵力的能力,兒童的玩具最好沒有一般人所謂「漂亮的」,已經完成的玩具。像我前面所講那種有真頭髮的娃娃只是表面漂亮,事實上可以說是很醜,因為那完全沒有藝術氣息可言。


 

別 忘了!換牙期兒童進入想像與幻想的這個期間是充滿了幻想性而非智識性的,身為教師,你自己一定得生起這種幻想的生命,真正了解人類本質的人便可以做到這一 點。事實上,真正了解人類的本質就會放鬆內在的靈魂生命而展露笑容,不了解人類的本質才會露出不悅與忿怒的臉色,當然,如果一個人是因為內部器官有病而外 形於臉色是沒有關係的,這種情形並不會影響兒童。當一個人的內在充滿了對人類本質真正的了解時,這種光采必會散發在他的臉上,而他必定能做一名優秀的教 師。


 

所 以在兒童由換牙至青春期,你一定要以想像力來教導兒童。因為在此時,令兒童為全然感知器官的力量已漸漸內斂,進入靈魂層次的生命。感官不會思考,它們只接 受訊息,或者也可以說它們依外界物體造出印象,當孩子的感官在體驗時已經是一種靈魂性的反應,當這種印象升起時不是一種思考而是一個影像,一個靈魂的影 像,一個想像的圖片。因此你的教法必須是以圖片、影像為本。


 

有 了這些觀念後你知道在教兒童一些外界的事物時應該盡量用圖形來表達,例如,今日的文字寫法,不論是手寫體或印刷體,對兒童而言可以說是純屬外界的事物,他 們完全沒辦法聯想A為什麼叫做A,他們如何與A產生關聯心?他們為什麼會對A有興趣?這些A或L對他們而言,可以說是完全無關,純屬外界的事物,雖然明知 如此,兒童來上學,學校就教他們這些東西,結果就是他們感覺這些東西與他們完全無關;而如果在換牙以前就教他們這些東西,或者教他們如何做字母拼圖等等, 這些都是教了他們一些完全與他們本性無關的事物的例子。


 

 

在這段期間,藝術感這種創造想像性圖片的能力,才是你應該向兒童訴求的能力。不過,你要避免直接使用傳統用於寫字印刷的字母,你應該用鮮活的,有想像力的方式,也可以說是人類發展出文化的過程中所經歷的方式。


 

 

在古早以前,人類就用畫字了;也就是說,人們用畫來做類似備忘錄的東西。你並不須去研究人類文化史,但你要將人類用畫來表達意思的這種精神表現給兒童看,如此兒童便能輕鬆自在的學習。


 

 

讓我們以嘴(Mund英文為mouth)這個字為例,你讓小孩畫或塗一個嘴。讓他們塗上紅色再叫他們發出這個字的音;你可以告訴他們先不要發出整個字的音而只發出M的音。於是你可以由上唇的形狀做出字母M的形狀(見圖)。由這樣一個過程你便可以由兒童所畫的嘴作出字母M。


 

這就是手寫文字之源起,雖然在今日已經很難由字去認出其中的字母原來是圖畫,因為文字在語言的進化中必然會不斷的改變。而在最初期,每一個聲音都是一個形象,而每一個圖形都只有一個意義。


 

 

你並不需要去追溯最原始的文字,你可以依教學需要自己發明一套適於你教學的方法。教師一定要有發明力,要由物件的精神發明出適於你用的方法。


 

 

以魚(fish)這個字為例。你先讓兒童畫魚。請他們發這個字的第一個字母的音F,你就可以逐漸的由魚的圖勾勒出F這個字母。(見圖)

 

因此,若你的創造力豐富,每一個子音你都可以找到適用的圖形。這些都可用一種塗-畫或畫-塗的方法表現出來,這種方法當然比時下一般的方法麻煩。因為在小孩畫完後你得清理。但這是必需的、唯一的方法。


 

所以你見到了字母是如何由圖形發展出來,而圖形又是如何的直接由生命發展出來。這就是你必需使用的教學方式。千萬不能先教閱讀,要由塗畫、畫塗的方式升起文字的印象,然後才由之進入閱讀。

 


 

 如果你讀過《研討課程》(在一九一九年,華德福學校開辦之前,史丹勒博士對教師們講了三項課程,其中兩項已經有英文版,分別為《人類研究》/Study of Man及《教師實用指南》/Practical Advice to Teachers),當 你以了解人類本質的知識為基礎來教學時就會有這樣的結果。我希望告訴你們這些細節,雖然你也許會認為我是無中生有;然而這些絕對不是無中生有,我希望你們 能了解它們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而且可以照樣去做。這些原則會讓你了解,讓你見到,由了解人類本質的真知所衍生的一切才能真正的融入孩子的身心。


 

因 此,我們的教育及教學方法乃是建築在「想像」上的。你一定要清楚明白兒童在九至十歲以前還不知道如何分別「自己」與周遭的環境。兒童雖然出於某些習慣性的 本能稱自己為「我」,但事實上,他們真正的感覺是自己與世界渾然一體,因此,有些人就有一種奇特的說法,他們說原始人類覺得全世界都是「活的」,也就是 說,他們認為無生命的物體也有靈魂,是活的;


要 了解兒童就要想像兒童和原始人類一樣,因為兒童確實會敲敲某些東西,就好像那件東西有生命一樣,但實情並不完全是這樣,兒童並不會認為無生命的東西有靈 魂,但他們並不去區分有生命與無生命的東西,對兒童而言,每一件東西都是渾然一體無有分別的,他們自己也處於這渾然一體之中,一直到九至十歲他們都不會分 別自己與周遭環境,若要適切地教育孩子,這是你在教學時一定要考慮到的。


 

 

因 此,在你講到兒童周遭的一切事物時,不論是植物、動物或石頭,你都要講起來好像它們會互相交談、互相動作,就像人類一樣,它們也會講話,也會互相愛或互相 恨。你要有創造性地將人類智慧學的理念融入其中,在談到動物或植物時就像談到人類一樣。但你並不是要刻意地,理論性地把它們講成有魂有魄,你只要很自然地 以兒童能了解的方式對待它們,讓兒童在未能區分自我與周遭環境以前也能了解你在講些什麼,因為,在此時兒童那裡有理由去認為石頭沒有靈魂而狗卻有靈魂呢? 我們大人會馬上分別出來狗會動而石頭不會動,但是兒童並不會將「會動」這個特性與「有靈魂」相連在一起。


 

 

沒 錯,你可以將所有的東西都當做它們是人一樣,會想、有感情、會互相交談、會討厭或同情對方,所以當兒童在這段年紀時,你要教給孩子的一切都要以神話、傳奇 或故事的方式傳給他們,當然,在這些故事中,每一個角色都被賦予了生命,注入了情感。你一定要記著,以這種方式滋養兒童靈魂深處的想像力,就是兒童未來一 生心靈生命的最佳基石


 

我們必須一再地重覆這一點,你一定要隨時注意到,兒童是肉體、靈魂及靈性合一的一個整體。


 

 

肩負教師的責任,在心靈上,你必須有藝術的情感並具備藝術的氣質,教導學生時,不是只將你的思想概念傳達給學生,而是如何在教學中表達自己,這是一種無法衝量的生命品質。不自覺中,老師傳達了許許多多的意念給孩子們。

在 訴說著充滿感情的神話、傳奇或故事時,老師一定要自覺到這一點,在我們這一個唯物主義的時代,很容易見到老師們在講這些故事時根本不相信這些事情,並認為 是幼稚可笑的。人類智慧學在此時便能做為一種真知的嚮導。經由人類智慧學,我們了解到,我們若將一件事情用圖形來表達,會比我們去講一個抽象的概念豐富千 萬倍,一個健康的孩子會很自然地感受到他需要以圖形來表達一切事物,並以圖形的方式接受、學習一切事物。


 

 

 要了解為什麼土地實際上是植物生命的一部分,你必須找出每一種植物適合、屬於那一種土質;施肥的藝術唯有在我們將土地與植物視為一個整體,唯有在我們將地球視為一個有機生命體,而植物是與這個有機體共同生長的情形下才能達成。


 

由 這種教法,兒童從一開始就能感受到他們是站在一個活的,有生命的地球上,這種感受對他們一生有極重大的影響。我們看看今日的人們對地層的起源是什麼樣的一 種觀念就知道這種影響有多重大,今日的人們認為地層就是一層堆在另一層上,但你所見的地層事實上是硬化的植物、硬化的生物,並非只有煤炭才是古代硬化的植 物(它的根多在水中而不是全在土中),其他如花崗岩、片麻岩等等,原來都是動、植物硬化而來。


 

 

礦物的地球與植物世界的親蜜關係是兒童在靈界可以親身體驗的一種活躍的影像。為何如此?因為人類若要能夠投生,就得吸收一些尚未成為礦物的物質,也就是所謂的氣狀元素(Etheric element),他們得融入植物的元素中,這種植物的世界便令兒童感受到,它們是與地球相關相連的。


 

身體的成熟:
零至七歲兒童具有人類與生俱來的模仿能力,這個階段的孩子是發展身體(Body)與意志力的時期,經由對大人言行舉止優美的模仿,並在父母所提供溫暖、安全、自然美好的環境和規律生活中,讓孩子的身體得以健康的成長,建立起探索世界的基礎能力。

 


情感的成熟:
七 至十四歲強調心靈(Soul)、情感(Feeling)與創造性的想像空間,這個階段需要一個足以產生長久信賴與敬仰的權威,藉由藝術化的教學,引發孩子 學習的內在需求,使孩子具備自信、興趣和對生命安全感的滿足。在這樣的心理基礎下,孩子能在互相幫助的動手學習過程中,培養同情、容忍、合作與對社會的情 感與愛。

 

精神的成熟:
十 四至二十一歲(青少年期)的重點在於精神(Spirit)與思想(Thinking)的啟發。人的青少年時期是生命力活躍、情感充沛的反抗年代,是個人判 斷力和獨立思考意識發展的時刻,老師透過朋友般的良好師生互動方式,引發青少年對世界與人類文明更進一步的興趣和探索。此時,專業而成熟的老師能帶引孩子 邁向人類知識與精神的成熟發展。

 

史丹勒博士觀察人與大自然,發現萬物不僅有自己的位置,更有著規律的互動,人是萬物之一,當然不能自外於這個規律。因此,人成長的目標是逐漸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角色,能掌握自己與天地、萬物、他人的關係運作,而成為有平衡生活的完整的人。

 

目 前教育的主流趨勢是盡量讓孩子很快的擁有成人的能力,越早越好。但是,人智學的教育理念指出,孩子並不是成人的縮小版,而是一個潛在的成人,他是一個「正 在成為」的存在狀態,他在生理和心理的組合狀態上,都和成人不同。因此,試圖以成人的方式來教育他們是無用的,不論是用邏輯或者是推理的方式。過早的開發 理性化思維,會使孩子們有限的生命力過早集中於大腦的發展,造成身體、心靈、情感、精神的整體發展失去平衡,是揠苗助長的行為。


 

所 以人智學教育不主張孩子在七歲以前進行識字和算術的訓練,而以說故事(尤其是古老神話故事)、朗誦兒歌童謠、歌唱、樂器演奏、手工、園藝、烘焙為學校生活 的主軸,最特別的是自成一格的「形線畫」(觀察水流動而設計的迷人圖樣)、溼水彩畫、優律思美(配合優美的音樂舞出語言裡的母音、人與人的關係、自然的變 化等現象)。更有趣的是,不論數學、生物、文字、天文、地理,都可以上述的方式來整合學習。


 

點亮你自己的靈魂
你 也見到了,每當你做靈性修持時,你都得忍受那初期的難過、笨拙與不順,沒辦法度過初期這些難關的人,永遠也沒辦法在內在生命修持上有所成就,特別是在教育 上,你首要的任務就是點亮你自己的靈魂,你因而能持續有所長進,但首要之點就是點亮你的靈魂。如果有這麼一、兩次,你成功地想出了一些心中的圖形影像式的 教學表達方式,你也見到了孩子們所受的感動,從此以後,你就會發現自己深藏的天賦,你會發現你愈來愈容易發明這一類的教學方法,你會發現你以前作夢也沒想 到你會變得這麼有創造力。但是,你一定要有勇氣去忍受剛開始的不盡完美。


現在,假設我們向七、八歲的孩子講一個想像的故事,孩子們毋須立刻了解這個故事中所有的圖形影像(我待會兒會講為什麼他們不需要了解),重要的是讓兒童聽了感到欣喜,也許因為故事有點優雅、有點迷人。


 

假設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在某一個世界,在樹枝間陽光灑落處有一棵紫羅蘭,一棵謙虛的紫羅蘭長在一棵有大大葉子的樹下,紫羅蘭可以經由樹頂的樹枝間看到藍藍的天空,今天早上,是紫羅蘭第一次看到藍天,因為她剛剛才開花。


紫 羅蘭見到藍天時嚇到了——是的,她現在已經不那麼怕了,但是她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她初見到藍天時那麼怕。然後來了一隻狗,不是一隻好狗,是一隻有點壞有點 凶的狗。紫羅蘭就問狗說:「你可不可告訴我,在我上面,那個像我一樣藍的是什麼東西?」因為藍天就像紫羅蘭那麼藍。這隻狗故意要嚇紫羅蘭,他說:「噢!那 是一朵非常大的紫羅蘭,她會長得更大,然後壓碎你!」


紫羅蘭因此更怕了,因為她相信那天上的紫羅蘭會長得很大,然後壓碎她,紫羅蘭於是收起所有的花瓣,不想再看天空中那巨大的紫羅蘭了,躲在一片剛剛被風吹落的大葉子下面。結果,她整天都躲著,躲在葉子下想著那可怕的大紫羅蘭。


 

早上了,紫羅蘭一夜都沒睡,她整夜都在想那可能會壓碎她的大紫羅蘭,她一直等著那一刻的到來,結果並沒有任何動靜。於是她偷偷爬了出來,她一點都不累,她整夜都在想,但她一點都不累(紫羅蘭是睡了才累,不睡會不累),她見到的第一件事是升起的太陽和玫瑰色的朝霞。當她看到玫瑰色的朝霞時,她一點都不怕,見到朝霞令她心中很高興、很喜悅。當朝霞褪去,漸漸的,藍天愈來愈藍,小小紫羅蘭又再想起那隻狗說的,那藍色就是一朵大大的紫羅蘭,將會把她壓碎。


 

這 個時候來了一隻小羊,小紫羅蘭覺得她一定要再問一次,天上的藍究竟是什麼。她問說:「那上面是什麼?」小羊就說:「那是一個大大的紫羅蘭,像你一樣藍的紫 羅蘭。」然後,小紫羅蘭又怕了,她怕小羊講的會和那隻狗講的一樣。但是,小羊看起來很好、很溫和,因為小羊的眼睛那麼溫柔,所以小紫羅蘭又問說:「親愛的 小羊,請告訴我,那個大大的紫羅蘭會不會下來壓碎我?」小羊說:「噢!不會!」「他不會壓碎你,那是一朵大紫羅蘭,他有比你更大更多的愛,就像他比你更 藍,他有比那個還要更多的愛。」


於 是小紫羅蘭知道了,天上是一朵不會壓碎她的大紫羅蘭,那大紫羅蘭更藍的原因是他有更多的愛,而大紫羅蘭會保護小紫羅蘭,不讓任何東西傷到她。小小紫羅蘭覺 得太高興了,因為她見到那大大紫羅蘭時就像見到了神聖的愛,這種愛從四面八方湧來,小小紫羅蘭於是一直看著天上,就像她想向紫羅蘭之神祈禱一樣地一直看著 天上。


 

老師一定要逐漸地培養一種可以覺知每一個孩子的心與魂的接受能力,因為,唯有如此才可能立刻覺知到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自然直覺的本領,能夠依照孩子的特質來對待他(她)。假設我有一個屬於冷漠型的孩子,若我和他討論剛才所講的那個故事時,我一定要表現得比他還冷漠,而對樂觀型的孩子而言,他們總是從一個印象飛掠到另一個印象,無法稍作停留,因此我也必須試著要比他還快地由一個印象飛到另一個印象。


 

對易怒型的孩子你就要以快速而強調的方式來教他們,也就是你自己也成為易怒型,如此你就會見到你的怒容,讓這個有易怒傾向的孩子產生多少憎惡。一定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這個故事可以用在不同的層次的宗教課程上。在你闡述人類的心亦有上天(God) 的本性時,這個故事也可以讓你做一個很美的譬喻。你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你看,這個大大天空紫羅蘭,紫羅蘭之神,是全藍色而且向四方延伸。現在你想像從它 上面切下一小塊--這就是那小小紫羅蘭。所以上天就好像全世界都是大海那樣偉大。你的靈魂就是這個上天大海中的一小滴海水。但是大海中,雖是一滴,也和大 海內其他的水沒有兩樣,所以你的靈魂就和上天一樣偉大,唯一的差別就是你是其中的一滴。」


 

這就是如何教誨兒童,讓他們對形狀、諧調、對稱 ←→ 線的對應等等有真實的感受。從這點出發,你可以再延伸到物體是如何相對稱的觀念。由這種方式,你可以帶領兒童去感知世界上其他具有諧調感的東西。


 

因此孩子們可以在一種快速警覺的狀況下做各種運動,這樣會有什麼效果呢?在小孩8 歲左右時,這樣做會讓他們〝想〞-為了他們往後的一生去想。如果只學到如何用頭去思考,這種思考是不會維持一生的,這會讓人們後來覺得〝想累了〞。而另一 方面,當人們必須用身體做極需警覺心,訓練要先想才做得出的動作時,他的將來處世時就會變得有智慧又細心。在孩子們6或7歲時所做的活動,會在他們35至 36歲時的智慧上看出明顯的相關性。所以人們生命中的不同時期是互相有關聯的。


 

知道了這些關係後,你更得試著盡力教出你該教的東西。類似的,你也可以讓孩子學到顏色的調和感。假設你讓孩子做一個練習,是先塗一些紅色(見圖f),然後讓孩子去感受到在這些紅色旁邊塗上綠色會非常調合。這若用顏料來塗當然會更易看出來。現在你再向孩子解釋你要把以上的過程反過來做。

你 說〝我要把綠色放在裏面(見圖g),那你要用什麼顏色塗在外面?〞然後孩子就會塗上紅色。這樣做,你就漸漸的帶孩子感受到顏色的調和感。孩子首先看到我有 紅色在內,綠色在外圍繞,如果紅的變綠,那麼綠就一定要變紅。這個年紀,大約8歲的年紀,讓兒童去感受這種顏色及形狀的相應是非常重要的。


 

而是一種主題持續的在4 週內做為早上的主要課程,當孩子學得夠多時我們才換另一種主題。許多週都一直上算術,然後再換一個主題,看情形而定。但,原則就是,這種所謂的〝主要 課〞,一教就教一整段日子,是我們嚴格遵守的一個教法。在一整段日子裡我們只教一種主題,但是這些課程會包含相關性的課程。我們於是讓孩子免於傷害到他們 心靈的生命,也就是說不會下一堂課得同時吸收又要消化上一堂課教的東西。要讓他們免於傷害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整段式教學法。


 

右腦成長的期間,主要是二歲前。 

對 於新生兒,母親有「情感」的表情是腦的成長最大的激發素。幼兒被母親的臉吸引住,母親和孩兒以面部表情溝通。母親笑,孩兒也笑,母親認真,孩兒也認真,在 這「對話」中許多內分泌荷爾蒙都被激發,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也在如此溝通下建立。右腦在形成中,儲存了許多母親豐富情感的表情


現 在我們有各種教數字和算術的理論,依照這些理論教學好像是理所當然。這些教法雖然看似有些效果,但是這些與真實生命無關的教法,完全沒有真的接觸到孩子的 身心。所謂現在用算盤和珠子計算器來教學,這已經證明了就是在抽象中過日子。在商業辦公室中,人們可以儘量用各種計數器來計算-這不是我們目前關心的課題 -但是若用在數學,這些計算機,完全都是用腦,會讓你完全沒有辦法根據孩子們處理數字的本性來教學。


 

算術應該是要由生命中演繹出來的,你要知道你不應該期望孩子,了解你所教的每一樣東西,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兒童是十分需要接受權威的領導,但是這一定要是以一種自然而實際的方式達成的。


 

也許你會發現我即將要講的東西,對孩子們是困難了些。但是沒有關係,在人類的一生中,應該要有一些時刻,是像13或14歲的孩子能回想而說:「現在我了解了,在我8或9歲時或更早,我接受了權威。」這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會喚醒一個人的生命。但若仔看看現在這些物件化的教學法,你就會感到十分失望,因為這些全都瑣碎化了。他們說,目的是為了要讓孩子容易了解。


 

現 在想像你面前有一個小孩子,行動都還不甚靈光的小小孩。你對他說:「你就站在我面前,你看我現在拿一片木頭和一把刀,然後我把這片木頭切成好幾片,我可不 可以這樣切你呢?」孩子會說不可以。然後我就可以說:「你看,如果我可以把木頭切成兩片,木頭不像你,而你也不像木頭,因為我不能像對木頭那樣把你切成兩 片。所以你和木頭是不一樣的。不一樣就在你是一整個單位,是一個1而木頭不是一個1,你是一個整體單位我不能把你切成兩個,所以我就說你是1,一個單位。」


 

你可以逐漸深入,讓孩子看這個1是用什麼符號來表示的。你畫一條線:I,這樣你就顯不了這是一個單位,這條線就是表示它的。現在你就可以不再用木頭和孩子做比較,你可以說:「你看,這是你的右手,但你還有另外一隻手,你的左手。如果你只有一隻手,你的身體到那裏,你的手當然也就跟到那裡。

但 是如果你的手,只是跟著你的身體走,你永遠也沒辦法像左右手相握那樣摸到你自己。因為當這隻手動時,另外一隻手也跟著動,這樣它們就可以相握,可以合在一 起。這和你只有身體動是不一樣的。當你自己走動時你是一個單位。而這隻手可以摸另一隻手,這樣就不再是一個整體的單位,這是二元體,也就是2,你看你是 1,但你有兩隻手。」然後你就把2畫給他們看:II。


 

以這種方式,你可以由兒童自己身上引申出1和2的觀念。然後你再叫另外一個孩子然後說:「當你們兩個互相走近,你們兩個便可以相碰;你們有兩個人,還有第3個人也可以加入,這種是兩手沒辦法做的事。」所以你就可以講到3:III。


 

用這種方式你可以由人類本身演繹出數字。因為人是活生生的,不是抽象的。然後你就可以說:「你看,你可以在你身上其他部位找到2這個數字。」孩子最後便會想到他們的兩隻腿和兩隻腳。現在你就說:「你有沒有看過你鄰居的狗?狗是不是也用兩隻腳走路呢?」然後孩子就會明白,4條線IIII就像是鄰居的狗四隻腳撐在地上,因此而漸漸的學到由生命中造出數字。


 

老師一定要隨時維持一雙警醒的眼睛,並以一種瞭解的心情看每一件事情。你很自然的會用羅馬字母開始教數字,因為孩子們見到了這些字母馬上就會了解,當你講到4以後,如果你用手來表示,你就會很容易的表示5-V。你會很容易的見到,如果你把大拇指藏起來,這4隻手指就可以像狗站在地上一樣!:IIII。現在你把大拇指加進來就變成5-V。


 

我曾和一位教師,當他教到這裡(解釋羅馬字母)想不出來,為什麼羅馬人沒有用5根線而用V的記號來表示5,然後我就說:「現在讓我們做做看。讓我們把4隻手指分為一邊,大拇指為另外一邊,這樣我們就有了這個V字形。我們的整隻手都用到了來表示這個羅馬字5,而事實上當初這個字就是這樣造出來的,整隻手都在這個字裡面。」


在 這樣短的講座裡,我們只能讀到這些大原則,但用這些方法我們便能在真實的生命中演繹出數字,唯有數字是由真實生命中導出之後,你才該試著讓一個數字跟著另 一個來介紹算個數。而且兒童應該要動態的參與這件事。在你講現在把數字按次序念出來1、2、3、4、5、6、7、8、9等等之間,你應該以韻律為始;假設 我們說是從1算到2,那就是1、2;1、2;1、2;讓孩子們踏步在2上。然後再踏3,一樣是有韻律的;1、2、3;1、2、3。以這種方式,我們將韻律 帶入3數字系列中,於是我們也同時照顧了兒童,那種全面性去瞭解一件事情的能力。


 

這 是教兒童數字的自然方法,是以數字實際上是什麼樣的東西的實情來教,一般人通常想到數字,就認為是一個數加到另外一個數上面,這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頭腦 事實上並未參與計算這回事。在一般生活,人們完全不知道,頭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獨特的器官,它對我們在地球上的生活是如何的沒有用。它在那兒只是為了好看 而已,這是實話,因為我們的臉可以互相取悅對方。它也有許多其他的長處,但是在靈性活動方面,它是沒什麼用途。


在靈性特質上,它是一個人的前世。頭都是一個人在地球上的前生以另一種型態出現,當我們知道了一些我們前世的生命時,我們才會開始了解這個頭的意義何在。所有其他的活動都來自其他的地方,完全不是來自頭部。實情是在計算時,我們潛意識用手指來算。實際上我們用手指算1 到10,然後11(腳趾加進來),12,13,14(繼續算腳趾),你看不到你自己在這樣做,但你會這樣算到20。當你這樣用你的手指和腳趾算到20時, 會反映到頭部。頭部只是旁觀一切發生的事情,頭部實際上只是一個反映身體各種行為工作的器官。身體想,身體算,頭只是一個旁觀者。


 

講到頭,我們可以講一個很明顯的比喻。如果你有一輛車,有個司機,你很舒服的坐在裡面,什麼也不做。一切都是前面駕車的司機在努力開車,你坐在後面被帶著各處逛,頭也是這樣,一點力氣也不花,只是坐在你的身體之頂端,靜靜的以旁觀者的身份被帶到各處。所有靈性的生命活動都是由身體去完成的。數學是由身體算的,思考亦是由身體去做的,連感受都是由身體去體會的。


珠 算器材乃是因錯誤的認為,計算是由頭腦去做而產生的工具。加減於是經由珠算器材教給了兒童,也就是說,孩子的頭被迫工作,然後再把工作轉給身體去做。因為 真正能算能認的是身體,身體才是能算的這項事完全沒被考慮進去,但這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讓小孩用手指、腳趾去算是對的,因為這種方式,全在喚醒或訓練兒童 的各種技巧天份上是非常有效的。能讓人們在各方面都有技能是最好的一件事。


 

這 是沒有辦法由運動這種方式達成的,因為運動並不會讓人們變得更有技能。用大腳趾和二腳趾夾著筆寫字,才會讓人們有技能,也就是用腳畫圖寫字。這是很有效用 的。因為此時這個人是全身散發著心靈與靈性的光輝。頭是什麼也不做,它只是靜坐於內的旅行者,而身體的每一部份,才是那有為於一切的司機。(待續)


 

兒童教學 第五講
魯道夫.史丹勒 (Rudolf Steiner) 潘定凱
所 以從各方面你都要儘量試著讓孩子學到在計數方面他們必需學到的基礎技巧。當你已經實踐這種教法有一段日子以後,你就該再進一步而不是僅僅認為計算就是一樣 東西加另外一樣東西。其實這是最不重要的一部份。此時你應該這樣教孩子「這是(一)整件東西,現在你把它分開,然後你就有(二)件東西。這個(二)並不是 把兩個(一)放在一塊變成的,而是由(一)變出了(二)」然後三和四也是這樣變成的,如此你就可以喚醒這種(一)實際上是那包容一切的東西,其中已經包含 了(二)、(三)和 (四),如果你是由下圖中的方法學到計算1、2、3、4等等,則孩子們就會有生動的觀念並因此能體會到數字的本質在內心中散發出來。


 

在過去,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我們現代這種一個珠子接一個珠子或一個豆子接一個豆子的計算觀念。在過去的日子裡,(一)單位是最大的,每一個(二)乃是其中的一半,如此繼續,所以你經由看實際的東西而了解計數的本質。你應該用這些可以實際用到的東西幫助兒童發展他的思考,要儘量避免那些抽象的概念。


 

兒童於是可以漸漸的學習數字到某一個程度。假設先學到20,然後到100等等。如果你以這種方式進行,你便是以有生命的方式教他們計算,我要強調這種計數方式,這種真真實實的計數方式,應該要在教加法以前教孩子。他們應該要在學算術以前就熟悉於這種計數方式。


 

算術也一樣應該由生命中演繹出來。活的東西一定是一個整體,所以一定要以整體的方式展現出來。如果該孩子由零件拼成整體就是錯誤的教法。應該要教他們先看到整體然後再由這個整體分散成零件。讓他們先看到整體然後再分再拆;這便是帶他們走向生動觀念的正確途徑。


 

這 個物質化時代對人類一般文化所產生的許多重大影響都被大家忽視了。例如,在今日沒有人認為讓孩子們玩積木和由一塊塊的積木造東西有什麼不對,反而認為是本 該如此的。這種遊戲的本質就是帶領他們遠離生動的生命。孩子的天性中沒有任何想要由零件造出整體的傾向,我們得承認孩子們有許多自然的需要及傾向是會增加 大人的麻煩的。例如,你若給孩子一支手錶,孩子馬上就會想要把它拆開,就是把整體拆成零件,實際上這是與人類的本性非常相應的∣那就是想看看整體究竟是如何由其他各種元件所組成的。

 

這就是我們在教算術時一定要考慮到的重點。這對我們的整體文化有極大的影響,你會由下面的例子中看得出來。

 

13 至14世紀以前,很少有人去強調從零件去組成整體的這種觀念。這是後來才有的現象。偉大的建築師們大多是由整體的觀念來建造(然後再分到零件層次)而不是 由零件開始再拼成房子。這種以零件起頭的概念是後來才進入人類的文化的。這種觀念於是帶領人們認為每一件東西都是由很小很小的零件組成的。由這種觀念就生 出了物理學中的原子論,其實這都是由錯誤的教育中衍生而出。原子其實是很小很小的魔鬼以諷刺畫的方式示現,那些飽學之士本來是不會頭頭是道的講這些東西 的,除非人們都已經由教育中習慣了這些由零件拼成東西的理論。於是原子論因而誕生。


 

我們今日批評原子論,但是這只是多此一舉,因為人們已經沒辦法由過去四、五百年的錯誤想法中解放出來了;人們的想法已經習慣於由零件至整體而不是由整體至零件了。

 

這是你在教算術時要特別注意的事情之一。如果你走向遠處的一座森林,你是先看到整個森林,只有當你走近時你才看到它是由一棵一棵的樹所組成的。這就是你教算術應該用的方式。例如在你的皮包中,不是有1、 2、3、4、5個銅板,而是有一堆銅板,這5個銅板在一起,是一個整體。這就是最初的狀況。同樣的,當你煮豆子湯時,你並不是先有1、2、3、4、5或 30或40個豌豆,你是有一堆豆子。或者說一籃蘋果也不是1、2、3、4、5、6、7個蘋果,而是一堆蘋果在籃子裏,你是有一個整體,在最初時,你有幾個 蘋果有什麼關係呢?你不過就是帶一堆蘋果回家罷了!(見圖)假設你有3個孩子,你不會給他們每個人一樣數目的蘋果,因為也許孩子有大有小。你到籃子裡抓一 大把給大的孩子,抓一小把給小的孩子;你把你這一堆蘋果分成了3份。


不 論在何種狀況下,分配與共享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曾經有一位母親有一塊麵包,她就向她的小男孩說︰﹁亨利!你幫我分麵包,但是你一定要依照基督徒的方式 分配。﹂亨利就說︰﹁按基督徒的方式分配是什麼意思?﹂她母親就說︰﹁哦!那就是你要把麵包分成兩片,一片大,一片小,你一定要把大片的給你的姊姊安娜, 把小的留給你自己。﹂亨利於是說︰﹁哦!這樣的話,就讓安娜按照基督徒的方式來分麵包好了。﹂


 

你還需要一些其他觀念的幫助。我們就這樣來做,假設我們把這一部份給其中一個孩子(見圖中的線),然後這一堆給第二個孩子,然後這一堆給第三個孩子。他們已經學會如何算術,所以我們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我們會先算整堆的個數,總共是18個蘋果。現在我再算每一個孩子各有幾個,第一個孩子拿到幾個?5個,第二個孩子拿到幾個?4個,第三個孩子呢?9個。所以我從整體先開始,從整堆蘋果開始,再把它們分成三部份。


 

一般人通常都這樣教算術,你有5個,然後再5個,再8個;一起算你就得到18個。這就是從一個一個算到整體,但這會讓孩子學到死板板的觀念。從這種方式孩子是沒辦法學到生動的觀念的。由整體開始,從18個開始,再分成各個被加數,這就是你教加法應該用的方式。


 

所 以在你教時,你不要從單一的被加數開始而要從總和開始,總和就是整體,然後再把它分成各個被加數。接著你可以繼續讓他們看這個總和可以因為不同的被加數而 有不同的分配法,但是這個總和是永遠都不會變的,這樣子教加法,不像一般的由被加數開始而得到總和,而是由總和開始再導出被加數,你便能夠讓孩子產生生動 有活力的概念,你也看到了當我們只講純粹一個數的時候,其整體是不變的,而各個被加數則可以改變。這個數的特性,也就是它是由不同的被加數組合而成的特 性,在這種教法下看得一清二楚。


兒童教學第五講 (續)

魯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潘定凱 譯

 

從這一點出發,你便可以讓孩子們看看若本身並非純粹的數但包含了數的東西。例如,以人類做例子,你便不能把人隨意的分割組合。例如人類的軀幹,有頭,兩手臂和手,兩隻腳連在上面。你不能隨意把這個整體分割,你不能,我現在要把一隻腳像這樣切掉,或把一隻手切掉,等等。


因 為它已經由大自然安排好了就長成這個樣子。當不是這種情形時,只是純綷的數字計算時,我便可以用各種方式來分割來分配。這些教法讓你能將生命與活力帶到你 的教學中。絕對不會再有空談的氣氛,你也會看到孩子的非常需要的一項特質出現在你的教學中,那就是:幽默,並不是那種兒戲式的幽默而是健康的幽默。在教學 中一定要有幽默的一席地才行。


(註: 此時史丹勤博士特別轉向翻譯者說「請確定你適切的翻譯「幽默」,因為大家總是誤解了教學中的幽默!」)於是你的教法一定要是:從整體開始,假設你有一個像 下面這樣的,由真實生活中找出的例子。媽媽叫孩子瑪莉去拿蘋果,瑪莉去拿了二十五個。賣蘋果的農婦在一張紙上寫下了這個數目。瑪莉回家時只剩十個蘋果。所 以,現在的情形,真實生活中的情形就是瑪莉拿了二十五個蘋果但是只帶回來十個。瑪莉是個誠實的孩子,她在回家的路上並沒吃蘋果,但她回家時只帶回來十個蘋 果。然後有個人跑來,一個誠實的人,帶來了所有瑪莉掉在路上的蘋果。


現 在,問題就是:這個人帶來幾個蘋果?我們知道他是從遠處來,但我們想知道他帶了多少蘋果來。瑪莉帶回來十個,她本來有二十五個,因為那個賣蘋果的女士寫在 紙上說是二十五個。現在我們想知道這個人應該要帶多少來,因為我們不知道他是否誠實。瑪莉原有二十五個,她帶回來十個,所以她掉了十五個。現在,你看到 了,總和早就在那兒了。通常的教法是你有一項東西,然後你得從中取走一些,於是剩下一些。


但在真實生活中∣ 你應該很容易發現這一點∣通常都是你知道你原來有多少個,然後知道你剩下多少個,於是你得算出究竟少了多少個,由減數和被減數開始,再算出餘數就是一種死 板的過程。但如果你由減數及餘數開始,再找出被減數,這樣就是生動的減法教學。這就是你如何將生命帶入教學中的方法。由瑪莉和她媽媽及那個帶來被減數的人 的故事,你便能明白這種教法是怎麼一回事;你會見到瑪莉由減數中遺失了被減數,這個差額得由知道那個人帶了多少個蘋果來補足。這就是生命,真實的生命,帶 入了你的減法教學。


若 你的教法是說,總共剩下這麼多,這樣就是將死氣帶入兒童的靈魂。在你教學的每一項細節中,你一定要不斷想到如何將生氣而非死氣帶給兒童。你可以這樣繼續 教,你可以這樣教乘法「現在我們有這個總數,也就是乘績。我們如何算出在這個乘積中有幾個某數?」這種想法就有生命在內。想想當你這樣說時有多死板,我們 要把一群人分隊,這兒先三個,再三個,這樣繼續,然後你再問:「我們總共乘了幾個三?」這就是死氣,其中毫無生命。


如 果你用的是剛才說過的另一種方法,以整體為先再問他們某一群東西在這整體中究竟有幾群,這樣你就將生命帶入了教學之中,你可以向孩子們說:「你看,這裡面 有好幾個你」,然後再讓他們算;在四十五個中有幾個五?在這兒,再度的,你是考慮整體而非零件。在這裡面還可以找出幾個五?然後發現可以再找出八個五。於 是,當你用這種教法,由整體開始,也就是由乘積開始,再找出某個因數在其中究竟發生了幾次,這樣你就將生命帶入了算術的方法中。


最 重要的是你用了兒童可以見到,可以理解的東西為起頭,重點就是思考絕不要與眼睛所見的分離,與兒童能見到的東西分離,否則智識性 (Intellectualism) 與抽象性(Abstraction)就會被帶入兒童的早期生命中,因而毀了他們整個人。兒童於是被絞乾,這樣不但影響他們的心靈生命,也影響到他們的肉 體,會造成肉體乾燥與硬化的症狀。(我將必須講到視身體、心靈與靈性為整體的教育方式)。這兒再度的,一個人老年時是否仍然肢體靈活有技巧性乃是相當依賴 於我們剛才所講到的算術教學方法,你應該用我講過的方法教孩子用他的身體來算數,先用手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再用腳趾-是的,沒 錯,若能讓孩子們習慣於用他們的手指與腳趾(而不是用珠算盤)算到二十是很好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nkab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