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秋.jpg

西藥不能幫助治療緊張不安的病。西藥只能讓人麻木、讓人不參與外界。有啟發作用的藥雖然能加快感覺,可是同時讓感覺變成表面化,也不能讓靈心參與感覺和做法。所以我們只能用教育當治療手段:教育有責任讓學生的靈心湧入所有的感覺和學習過程。

緊張不安的問題
作者:Rudolf Steiner和Dr. Rudolf Treichler

在這樣的社會長大的小孩特別喜歡刺激,也特別容易受到又受不了刺激,也特別難發揮意志(意志就是行動)。這樣的人會害怕任何印象、怕生活、容易不 自信、容易累、容易發脾氣、很難長期相處。他們的身體容易亂動(突然地動),也容易影響他們周圍的人(緊張不安的現像會傳染給周圍生活的本來不緊張的 人)。不管他們思考什麼,都不會思考到底,思考完之前已經想到另一件事情。另一種現像是,他們不知道該做什麼,沒有決定的能力。



這些是往外界表現的現像(影響外界的),可是緊張不安的問題也可能對身體內部起作用(影響自己的身體)。如果肚子和肝臟處理不完經過感覺得到的印 象,肚子不僅會痛,肚子裡還會得潰瘍。如果處理不了印象的是四肢的神經,四肢會麻痺或者癱瘓。缺陷雖然是靈心方面的,可是所有靈心的缺陷都會影響到物質的 身體。由於緊張不安出現痛的原因是普通醫學查不出的:因為是緊張不安的心理反應模仿病而產生了潰瘍。



緊張(著急)不安現像的原因是什麼呢?感覺器官裡的和它們與頭腦之間的神經在感覺的過程中要被破壞(被倒塌、死)。否則的話,感覺到的東西不會得 到意識(只有7歲之前的小孩的神經還負責器官結構的形成)。不過神經會被血的工作恢復,特別是在睡覺時。在什麼條件下血能恢復神經呢?如果感覺到的並被神 經處理的信息裡充滿了靈心的情感和意志,屬於情感和意志的血就有機會跟著這個過程,就能進入並恢復神經的功能。可是緊張不安的人的情感和意志就是沒有湧入 他的感覺過程。



如果小孩沒有機會對感覺到的東西發揮興趣、情感和意志,他就不能發揮靈心的力量,不能恢復神經和器官的生命力。

所以也可以想得到,學生為了考試才去背的知識是和情感靈心的興趣聯繫不起來的、分散的。這種情感靈心不能參與的學習過分地破壞神經,又引起緊張不 安。或者一個人選擇的職業不是根據興趣,而是根據和他自己情感靈心的興趣無關的原因,使他的情感靈心(心)也不可能放在每天做的事情上。



情感靈心的興趣(心)不參與人的感覺過程和身體或者頭腦的工作。結果,人的生命力量(生命構造)很弱。只有我們只做、只想一件事,把興趣和心全都 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我們才能得到安靜。每一件事,不管它重不重要,我們都需要用情感、思想和心去做,才能避免緊張不安。不讓靈心的才能(思考、情感和意 志)參與自己正在做的事會引起身體的病和痛,卻不讓醫學檢查到這種病的原因。



西藥不能幫助治療緊張不安的病。西藥只能讓人麻木、讓人不參與外界。有啟發作用的藥雖然能加快感覺,可是同時讓感覺變成表面化,也不能讓靈心參與感覺和做法。所以我們只能用教育當治療手段:教育有責任讓學生的靈心湧入所有的感覺和學習過程。

如果要治療緊張不安引起的病,就可以靠自己的思考才能去治療。每天需要做的小小任務都可以當作用思考來治療的機會。關鍵的是用靈心、用心去做,不 允許自己同時想到其它以後要做的事情。比如在思考什麼事情時真正把自我意識和思考的事情聯繫起來,完全思考完和事情有關的一切因素後,才去思考其它的(自我意識是人的精神靈心的本質中心)。



另一些練習是,每天早上考慮今天要做的事,晚上又從尾到頭回憶當天做的事(回憶自己的方式要像看別人或者看書一樣,就好像跟自己無關)。還要避免被動地接受(媒體)。有的人經常找不到自己放的東西,這種人可以在每次放東西時用意識去放並記好它的位置周圍的情況。

這樣得到的結果不僅提高記憶力,同時也減少緊張不安的現像,因為這樣的做法在變成習慣時會讓生命構造(生命力)強壯起來(有提高記憶力的效果是因 為生命構造是記憶力的載體) 。我自己治療痛最有效的練習是:吃飯或者做事的時候不要思考吃飯或者做事之後的事情,只要欣賞正在吃的飯。進行藝術活動也能治療緊張不安的病,因為藝術就 是讓靈心湧入動作、表達或者感覺的。



有的人有另一種現像,就是每次在準備寫東西時,他們的手先做一種“準備動作”,不做這個動作就好像沒有進行寫字的力量。他們寫字的每一個筆劃也都 是重新進行的。一般情況身體的動作都是從生命構造的力量進行的,可是這裡說的這種人的生命構造太弱,控制不了身體的動作。如果這種人的病繼續發展,他們就 得到抽搐(靜脈曲張)。
治療的手段,是讓這個人學會改變他的字的樣子,並把寫字的新方式養成習慣。多餘的動作會消失,因為一個人改變他的習慣需要把注意力和心全都放在寫字的動作上,不可能同時想到其它事情。就是說,他把靈心和做法聯繫在一起。這樣的手段進入基礎教育可以成為預防治療的手段。



還有一種幫助人控制生命構造和意志的練習(不能堅持太久),就是觀察自己所有做的事和動作的樣子。改變已經習慣的動作不僅會提高生命構造的抵抗力,也會提高自己的意志力。這也有利於脫離緊張,因為有一張緊張就是不懂得進行做事的過程。

思考的自我意識雖然想行動,可是進行不了動作也是因為自我意識控制不了心理動力。有這種情況時鍛煉意志的好手段是用自我的意識來不滿足心理動力的 慾望。當然只要壓制除了舒服和樂趣得到滿足而沒有其它用的慾望。在學校不能壓制學生的慾望,因為這會引起心理不健康的反感。可是老師能自己壓制自己的慾 望,使學生模仿他、同情地向他學習。



其它讓生命構造強壯起來的練習是在接受或者背知識時也從後往前背,使人很自然就湧入得更深。全心全意地只注意一件事給我們帶來安靜和力量。從這種做法治療的效果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生命構造的作用。

有的人可能說:“如果這樣做,怎麼還能安排自己的生活,怎麼還能抓住機會?在現代多媒體的時代哪裡能用心和情感湧入每一個感覺器官得到的印象?” 這種人沒辦法,他只能越來越被動、無興趣、表面化、弱、記不住、注意力分散、緊張、不安和難受。其他人做這種練習後可能發現,他們本來大多數緊張去追求又 追不到的事情對生活來說是多餘的,不如把一件事情完成到底。他們就獲得了完成一件事而需要的穩定和安靜。



如果緊張不安的病給我們帶來了痛,我們就必須做一些治療的練習。做過之後,我們會發現這種病其實是一種機會,就是經過必須做的思考練習,還會學會 只管現在能做的事,不在計劃思考中(想像中)生活,結果又鍛煉出了新的、對事情本質的、更廣泛的感覺才能。這很有利於我們的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nkabean 的頭像
    tonkabean

    薰の Learning Blog

    tonkab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